实验室简介
同位素地球化学包括同位素示踪和同位素年代学,主要研究地球的物质组成和演化历史,是现代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生长点和支柱学科之一。发展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对于占领学科制高点,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拓展其应用领域以满足资源供给和环境保障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11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04年),并可追索到奠定我国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基础的第一个稀有元素矿物化学实验室(1956年)和第一个同位素绝对年龄实验室(1960年)。实验室旨在开展引领学术前沿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探索,加强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发,揭示地球内部和浅表地质过程中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及演变规律,深化对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的认识,阐明其对矿产资源与环境变化的制约,以创新性成果促进学科发展,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重大科学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向包括“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新技术、新方法”、“大陆聚散、陆内改造及其资源效应”以及“深部地质过程与地球系统变化”等。。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1人,流动人员180余人(含研究生和博士后),其中研究员35位,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万人计划入选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实验室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7项。
实验室组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地球化学分析平台和技术支撑系统,拥有独立的实验大楼,实验和办公面积逾8000平方米,配备了多种先进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仪器(总值超过2亿元),建立了化学前处理、元素分析、原位微区分析、同位素定年和示踪、高温高压模拟等实验系统。实验室是“国家大型仪器中心—广州质谱中心”的挂靠单位;与香港大学共建了“化学地球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与大庆油田共建了“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中心”。
实验室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