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硫同位素的非质量分馏效应在近二十年被广泛应用于宇宙化学、地球化学、大气化学的许多研究中(如太阳系原行星盘演化、火星大气和岩浆过程、地球大氧化事件和生物大灭绝等)。然而,现今基于光化学反应的主流理论无法定量解释所有自然样品中的多硫同位素数据,是否存在未知的多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是上述所有研究的关键。最近的理论和观测研究(Babikov, PNAS 2017; Lin et al., PNAS 2018; Thiemens and Lin, Angew Chemie 2019)表明,与分子对称性相关的热化学反应可能可以产生多硫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但是,由于相关机理实验的开展有一定难度,该科学假说尚欠缺实验结果的充分支撑。由于这些反应与行星过程(如天体撞击、火山过程)密切相关,可能对现有理论和解释进行重要补充或改写,因此急需开展实验研究,对近期提出的科学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
Lin, M., & Thiemens, M. H. (2020). A simple elemental sulfur reduction method for isotopic analysis and pilot experimental tests of symmetry‐dependent sulfur isotope effects in planetary processes. Geochemistry, Geophysics, Geosystems, 21, e2020GC009051.
科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