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喜马拉雅造山带是地球上最大的陆-陆碰撞造山带,其演化过程和隆升历史一直以来都是地球科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青藏高原内部广泛分布有大量碰撞后岩浆活动,包含地幔和地壳来源的多种岩石类型,被认为是探究高原隆升深部机制的理想研究对象。前人定量古高度的研究已经表明青藏高原北部的可可西里盆地在中新世之后发生了至少1 km 的地表隆升,但是对引起地表隆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还存在不同认识。鉴于可可西里盆地内大量发育有中新世-上新世的碰撞后岩浆岩,对应于可可西里盆地中新世之后的地表隆升过程。因此,研究可可西里盆地内中新世-上新世的碰撞后岩浆岩的成因有助于我们理解控制青藏高原隆升的深部动力学机制。
(Yue Qi, Qiang Wang*, Ying-Tang Zhu, Lian-Chang Shi, Ya-Nan Yang. 2020. Miocene olivine leucitites in the Hoh Xil Basin, northern Tibet: implications for intracontinental lithosphere melting and surface uplift of the Tibetan Plateau. Journal of Petrology, egaa026, https://doi.org/10.1093/petrology/egaa026)
科研信息